青铜器型识别指南
地点:上海博物馆
人物:老白,小白
事件:白字先生的日常之N
小白:老白,老白,这是什么字?
老白:这个字么,这么简单,你都不会读么,读,读……
小白:读什么啊,快说啊,老爸
老白:读,读“瓜”,连一块读一下…
小白:黄瓜,黄瓜,确定么
老白:没毛病。
黄觚默默的留下了眼泪,这都是什么啊,馆儿君,馆儿君,能不能给俺们宣传下啊,这是叔叔能忍,婶婶都忍不了……
作为我国青铜时代的文明象征,青铜器以制作精美、技艺精湛闻名于世。但是生僻难认的器名往往使参观博物馆的小伙伴们满头问号。应广大读者及青铜器之邀,咳咳,今天馆儿君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博物馆里的那些青铜器。民以食为天,作为吃货的馆儿君,当然从食器开始。
—— 食器篇 ——
读音:dǐng
煮食器与盛食器
烹煮盛放肉食
鼎使用的时间非常长,基本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,所以形式也很多。大体上有圆鼎和方鼎两种,圆鼎两耳三足,方鼎两耳四足。(此处排除特殊形式)鼎足是青铜鼎断代的重要判断之一:锥状足早于柱状足早于蹄状足。
后母戊鼎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
Tips:从小学到高中,历史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鼎,不是香炉,是锅,是锅,是锅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一言九鼎,力能扛鼎,鼎鼎大名,多记几个成语。
读音:guǐ
盛食器
盛放饭食
颂簋 西周后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
读音:lì
煮食器
煮肉或煮粥
伯矩鬲 西周早期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
读音:yǎn
蒸炊器
蒸煮食物
三联甗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
读音:xū
盛食器
盛放饭食
杜伯盨 西周晚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
读音:duì
盛食器
盛放饭食
敲黑板,这个字在铜器中念(duì),是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铜敦的专有读音。盛食器,又一个专用饭碗,同样为组合套装,可以一器两用。敦产生于春秋中期,大致在秦代以后消失。敦的基本形制就是上下内外皆圆,器与盖合成球体或者扁球体,一般上下对称,但是也有上下不完全对称,或者完全不对称的敦。(小编还是那句,遇到这种情况,器型辨别就看功力和人品吧。)
镶嵌几何纹敦 战国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
读音:fǔ
盛食器
盛放饭食
伯公父簠 西周晚期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
读音:dòu
盛食器
盛放调味品
镶嵌错金蟠兽纹铜豆 战国
—— 酒器篇 ——
读音:jué
酒器
斟酒饮酒
饮酒器,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酒杯。(杯底有明显烟炱痕迹的作温酒用)铜爵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,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酒器,西周中期后基本消失。
爵的一般形状,有较深的筒形腹,口缘前有倾倒液体用的长流口,简称“流”,后有尖状的“尾”,流与杯口之间立有“柱”,器腹一侧有把手,通称为“鋬”,腹底有三个尖而高的“足”。而爵口处两柱的作用至今仍是一个谜。
妇好爵 商代晚期
读音:jiǎo
酒器
用于饮酒
父癸爵 商代晚期
读音:jiǎ
酒器
温酒,行祼礼
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
读音:yí
酒器
用于盛酒
方彝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,基本形制就是立体方形器身,屋顶形器盖,屋顶形器钮。比较有趣的是方彝器盖上的纹饰常常是倒置的,有学者推测可能和祭祀祖先时器盖倒置有关。
令方彝 西周早期
读音:léi
酒器
用于盛酒
皿天全方罍 商代晚期
读音:yǒu
酒器
装秬鬯用于祭祀
现在通称为卣的酒器的基本形制是敛口,硕腹,颈部两侧有提梁,上有盖,盖上有钮,下有圈足。
伯卣 西周早期 现藏于扶风县博物馆
读音:zhì
酒器
用于饮酒
兽面纹觯 商代晚期
读音:zūn
酒器
盛放酒水
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
读音:gū
酒器
用于饮酒
觚的形制特征是长筒状身,大喇叭口,斜坡状高圈足。形状与圆尊相似,但是腹腰更细,曲率很大。
龙纹觚 商代晚期
读音:gōng
酒器
用于盛酒
父乙觥 商代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
读音:hú
酒器
用于盛酒
盛酒器。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记“清酒百壶。”证明了西周时期壶确实是用来装酒的。(不过壶中也有用来盛水的,此处暂且按下不表)铜壶的使用时间从商代到汉代甚至更晚,因而变化的形式也相当复杂。
铜壶的器形各有不同(可能是用来装不同种类的酒),基本形制可以概括为长颈,直口或略侈口,深鼓腹,下附圈足。
莲鹤方壶 春秋时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
—— 水器篇 ——
读音:yí
水器
沃盥礼的浇水器
是古代行沃盥礼时浇水的用具。《左传》记“奉匜沃盥”,即用匜盛水从上而下浇手,下边有盘盛接洗过的水。所以在墓葬中匜常与盘同出。商周时期,宴前饭后都要行沃盥礼。
匜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,流行至战国,形状近似水瓢,前面有流,后面多有鋬,早期的匜大多有足。
齐侯匜 西周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
读音:pán
水器
沃盥礼的承水器
盘(pán):是古代行沃盥礼时承水的用具,与匜配套。考古发掘时出土的匜往往放置在盘中。不过铜盘在商代早期就已经出现,所以与匜的组合使用也至多开始于西周晚期。
铜盘一般为圆形,形制特征为大口,浅腹,扁平状器体,与现在使用的盘碟近似。有些盘有耳,商至春秋时期多有圈足,战国以后多去圈足。
兮甲盘 西周晚期
读音:hé
水器
调和酒水浓淡
是用水来调和酒味浓淡的器具。(将其归为酒器还是水器争议较多,按下不表)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,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,流行到春秋战国。盉的形状较多,一般是硕腹,腹部一侧有长管状流,另一侧有鋬,下有三足或四足,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。
兽面纹龙流盉 春秋
读音:jiàn
水器
镜子冰箱洗澡盆
鉴(jiàn):盛水器,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其为“大盆也”相对符合鉴的形体特征。从文献来看,特大型的鉴还可以用作浴盆。《庄子·则阳》中就记载了卫灵公的三位夫人在一个鉴中洗澡的故事。不过这种超大的鉴目前在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。除了水盆以外,在科技落后的古代,鉴还可以当做冰箱来使用,如曾侯乙冰鉴。
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,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,西汉时仍有铸造。鉴有圆鉴和方鉴两种,圆鉴均束颈,有环耳,方鉴口大底小,束颈方唇。
吴王夫差鉴 春秋晚期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
—— 乐器篇 ——
读音:náo
打击乐器
传播号令
打击乐器,用于军队中传播号令。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。使用时手握柄,口向上,另外一只手执木棒敲击,而大型的铙则插在座上使用。
铙的外形与铃相似,横剖面呈合瓦形,口部大多内凹,少数为平口,底部有中空并与体腔相通的短柄。
兽面纹铙 商代晚期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
读音:zhōng
打击乐器
祭祀宴飨
打击乐器,既可作为宗庙祭祀与宗族宴享时的乐器,又可以作为军中乐器。流行于两周。西周时代的钟多是成套的,按大小次第排列,悬挂起来敲击奏乐,这种就叫做编钟。
铜钟是用锤子敲击发音部位而演奏的,斜挂的钟称之为甬钟,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。钟体作两侧尖锐的扁体,横截面呈合瓦形,口沿中间内凹(除镈钟)。大部分钟都可以敲击出两个音,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曾侯乙编钟更是十二个半音齐备,音域跨五个半八度。
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
读音:chún
打击乐器
指挥军队进退
打击乐器。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,流行于战国至东汉。《周礼·地官·鼓人》记“以金錞和鼓”。錞于常与鼓配合,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。此外錞于也可以用于祭祀集会,宗庙宴乐。
錞于形状近似倒置的圆筒,上大下小,横截面近似椭圆体,内虚空腔。顶上的钮样式较多,除了常见的虎形,还有环钮、凤钮、马钮等。
虎钮錞于 战国晚期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
—— 兵器篇 ——
读音:yuè
兵器
劈砍的兵器
钺(yuè):用以劈砍的兵器。主要流行于商至西周时期。《尚书·顾命》记“一人冕执钺。”郑玄注“钺,大斧也。”钺形状近似斧头,但是钺身一般比斧头宽且扁。钺皆平肩有内,以肩部、内部的孔固定在柲上。
小型钺一般为实用兵器,而大型钺往往作为高等级贵族政治、军事权利的象征。商王武丁王后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两件大型钺,正是她权威的象征。
妇好钺 商代晚期
读音:gē
兵器
钩杀的兵器
戈:用于钩杀的兵器。在青铜兵器中,戈是出现比较早的,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,一直延续使用至战国以后。戈由戈头、柲(长柄)、柲冒和柲末的构成。由于柲、柲冒大多为木质,所以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铜戈头。戈头后部有内(nà),用来穿绳子或者皮索将戈头固定在柲上。
"广衍"铭铜戈 秦代
读音:máo
兵器
冲刺的兵器
矛:用于冲刺的兵器。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,一直使用到战国以后。矛的整体包括三部分:铜矛头、矛柲与柲下端安的铜镦。而矛头又分为锋刃和骹两部分。骹就是矛的銎(用来装柄的孔)。
戈与矛是常用的进攻性武器,需求量大,所以发现也多,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004号墓的南墓道中,一次就出土成捆的矛七百多件。各地区发现的东周矛,数量也很多。
读音:zú
兵器
箭头
参考书目
朱凤瀚 《中国青铜器综论》
马承源《中国青铜器》
作者:乙戌君、想公子
编辑:小棕熊、小太阳
往期珍赏 · 珍品目录
(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)
比起古代,现代追星族们还是少了点创意!
十分钟后,你将不再是青铜器小白!
文 博 / 历 史 / 文 化 / 展 讯 / 馆 舍 推 荐
微信ID:atmuseum
微博:@博物馆的那些事儿
QQ群:博物馆.看展览交流群
475225203
微信群: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
(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,添加后拉入交流群)